查看原文
其他

明天电台 | 当代年轻人社交:我用意念回复了你

益小青 团中央权益部 2021-04-25



本期主播:益小青

# 本期关键词:意念回复(本期话题由粉丝上周投票征集,感谢支持益小青的听众小伙伴们~)





正在使用微信的你,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景?看到消息会下意识用“意念”回复对方,并且误以为自己已经回复,直到对方前来质问:“你为什么不回复我的消息?”打开对话框一看才发现:原来我没有回啊。
别担心,这并不是个别事件。甚至,这是当代年轻人最常见的社交行为之一:“意念”式回复。



小涵和小诺是好朋友,也都是摄影爱好者。上周五,小诺想周末约小涵一起去郊外拍写实照,于是晚上给她发了消息。直到第二天,小涵依旧没有答复,但小诺依旧准时到达了期待的地点。奇怪的是,小涵竟然也如约出现。
对于她不回消息的行为,小诺非常不开心,向小涵询问原因,结果她说:“我看到微信了,但当时在忙其他事情,没有来得及回复,后来就忘了。”
虽然小涵是用“意念”回复了小诺,但是两个人能够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准时出现,不得不说她俩果然是心有灵犀的好朋友。


谈到用“意念”回复的原因,往往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有关,工作忙、生活忙,手头有其他紧要的事,看到消息暂时没时间回复,忙着忙着事后也忘了……忙碌的不仅是人,还有我们的手机,资讯爆炸、信息过载,几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。



但当我们质问别人为什么不回消息、总是忘了回消息时,不如自问一下:为什么偏偏是我的消息不被回复?

通常来说,容易被“意念”回复的消息有以下几种:


1、非紧迫性消息。当面对繁杂的信息,人们在回复前往往会按紧迫性排列优先级,有些不需要立刻回复的信息自然会靠后。


2、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复的信息。好久没联系的人突然冒出一句“在吗”,然后便没了下文。这种消息让人不知如何回复,仔细想想或许也没有回的必要。


3、不重要的内容。当一个人进入社会,会更加注重社交关系带来的效益。有效的信息传递是社交的前提之一,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,如果信息内容不重要,那就很可能被遗漏。


在互联网社交中,人们热爱分享与互动,会通过接收和回复别人的信息来建立、维持关系。而“意念”回复容易给人带来不安全感,甚至有破坏关系的风险。
当面对被他人“意念”回复的情况,可以先做一件事:分辨对方是“看了忘记回”还是“看了不想回”。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你该如何应对这一社交危机。


面对看了忘记回的人,不妨谅解。对方很可能不是故意,理解他人,也放过自己。面对看了不想回的人,那就要重新思考这份社交关系的未来,是开诚布公地谈一谈,还是有默契地冷处理。
而已经习惯性用“意念”回复别人的朋友,不妨也多留一份细心的关怀。忘了回信息,事后最好主动解释清楚。回复信息是一种礼貌,也是一种修养。无论是“意念”回复别人还是被“意念”回复,需要分享的是——我们都需要真诚社交。
*本文来源:中国青年报、微信公众号“共青团中央”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
你如何看待“意念回复”这种聊天方式呢?欢迎把你关于“意念回复”的故事,写在文章评论区参与互动活动。


截至30日18点,本条推送评论区点赞数👍最高的1位读者,将获赠酷狗音乐VIP月卡1张!机会难得,快来参与吧!下期揭榜哦~


上期互动幸运读者

在上一期关键词为“舒适圈”的推送中,以下读者留言获得了最高点赞!您将获赠酷狗音乐VIP月卡1张!详情请联系工作微信:Tuan1922


20赞

@容池今天学习历史了吗QAQ

@ 容池今天学习历史了吗QAQ

逃离舒适圈大概就是尝试自己跃跃欲试但从前不敢驻足的事,挑战一下自己的心理。但我觉得这个说不上是逃离舒适圈,而是在开拓自己的舒适圈。所谓逃离舒适圈,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做自己想做(哪怕只是那么一丝丝念头)但不敢做的事,而不是做自己不喜欢的、无意义的事。

 益小青点播台

近期,你想听到什么话题?我们罗列了几个问题,动动手指,欢迎大家踊跃转发投票,益小青将结合得票数最高的选项,为读者准备相关推送哦~



End


作为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旗下的音频栏目,我们关心青少年面临的校园生活、亲子关系、身心健康以及成长发展中的其它困惑,从心理和法律角度为您答疑解惑、排忧解难。特别说明的是,本系列长期面向读者朋友征集话题、接收投稿、招募主播,详情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期待您的参与!
出品:益青春工作室

校审:张轩铭
责编:王诗瑶
校对:马天宇
编辑:周妍贞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